精彩小说尽在天幕书库! 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天幕书库 > 历史脑洞 > 诸国志先天之祸_第5章

第5章

发表时间: 2025-03-14 09:18:38

从巫山神女处归来后,我心事重重,辗转难眠。

那青布包裹中的内容令我震惊不已——除了一些古老文献的抄本外,还有几张绘制精细的地图,标注着七处"封印"的大致位置。其中一处正位于巫山一带,而令我不安的是,另一处竟在宛城附近!

难怪我会在此地接触到古玉,难怪我会被选为"记录者"。冥冥之中,似有天意。

档案署停工的第三日,我决定去城中的太学拜访几位博学之士,希望能从他们那里获取更多关于"前世"文明的线索。太学是楚国设立的官方学府,聚集了儒、道、阴阳、名、法等各家学者,是学术交流的中心。

春日的太学格外热闹,各院廊下皆有学者与弟子辩论切磋。我沿着石板小径漫步,不时驻足聆听一二。忽然,一场特别的辩论吸引了我的注意。

"天人合一,顺应自然,此乃大道。"一位身着道袍的老者侃侃而谈,"万物有灵,天地有意,人不可逆天而行。"

"天地无意,万物自化。"与他辩论的是一位身着黑衣、头戴方巾的中年人,面容严肃,言辞犀利,"所谓天意,不过是规律使然。了解规律,掌握规律,人可执掌天地之机。"

听其言论,前者当是道家,后者似是阴阳家或墨家。但最引人注目的并非这两位辩者,而是坐在一旁静静聆听的那位客人——

他身着华贵却不张扬的深青色长袍,腰束玉带,头戴方巾,年约四十,面容清癯,双目炯炯有神。虽静坐不语,却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,令人不敢轻视。其袍服式样与楚国略有不同,应是外邦来客。

更令我惊讶的是,在他身边的几名随从中,竟有一位正是那位给我古玉和指点的灰袍老者!

我不动声色地靠近,避开灰袍老者的视线,想听听他们谈论的内容。

"卜先生以为如何?"那道家学者忽然向青袍人询问。

被称作"卜先生"的青袍人沉吟片刻,开口道:"道家言顺应自然,阴阳家言掌握规律,二者看似相悖,实则互补。天道自有其运行,人若了解此道而顺应之,便能在变化中把握机会;若不了解而盲目抗拒,必遭天道反噬。"

他的声音低沉有力,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,言辞中既有道家的韵味,又有阴阳家的精准,显然学识渊博,思想深邃。

道家学者捋须微笑:"卜先生所言极是。大道至简,自然无为,但无为不是无所作为,而是不妄为。"

阴阳家学者也点头称是:"卜先生精通天象,通晓五行,对天道的理解确实超群。不知先生此次来楚,可是为了观测天象变化?"

卜先生微微点头:"近日天象有异,尤其东方水德之地,更有反常。吾欲寻其源,探其因。"

此言让我心头一震。东方水德之地,不正是与我梦中所见的水下存在有关吗?

正当我思索间,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:"这位兄台在此久候,可是对辩论有兴趣?"

我回头一看,是一位太学的年轻学子,面带友善的微笑。

"确实,方才之辩颇有启发。"我回应道,"不知那位卜先生是何人?看装束似非楚人。"

"哦,那是齐国大方士卜扁,精通天文、地理、阴阳五行,在列国间享有盛名。"年轻学子压低声音,显得有些兴奋,"据说他精准预测了去年的日食,又预言了齐鲁边境的地震,因此得到齐侯重用。此次来楚,听说是受楚王邀请,共同研究近日的天象异变。"

卜扁!这名字令我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。齐国方士、天象异变、受楚王邀请...这一切似乎都与我近日的经历有着某种联系。

"感谢指点。"我向学子拱手,然后转身准备离开。

然而,就在此时,我腰间的古玉突然发出一阵刺痛,几乎同时,卜扁猛地抬头,目光如电般扫向我所在的方向。我来不及避开,与他的视线正面相遇。

卜扁的眼神锐利如刀,仿佛能够穿透我的伪装,直视我内心的秘密。他微微皱眉,对身边的人低语几句,然后起身朝我走来。

"这位小兄弟,可否一叙?"卜扁来到我面前,不容拒绝地说道。

我心跳加速,却强做镇定:"在下宓叔,楚国小吏,恭迎方士大驾。"

卜扁的目光落在我腰间,正是古玉所在的位置:"有些事情,不宜在此处谈。随我来。"

我不敢违逆,只得跟随卜扁离开太学,来到附近一处清幽的小园。园中树木葱郁,花草芬芳,几张石桌石凳散落其间,适合私密交谈。

进入园中一处僻静角落,卜扁示意我坐下,他的随从包括那位灰袍老者则在远处守候,确保无人打扰。

"你腰间所佩之物,可否示我?"卜扁开门见山地问道。

我迟疑片刻,还是解下古玉,双手呈上:"此玉是偶然所得,不知有何特殊。"

卜扁没有立即接过,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块青色丝帕,将古玉包裹起来后才仔细查看。他的动作谨慎而专注,眉头渐渐紧锁,面露凝重之色。

"你可知这是何物?"良久,卜扁抬头问我。

"据闻是'前世'文明的遗物,可能与传说中的'先天神祇'有关。"我如实回答,同时观察他的反应。

卜扁眼中闪过一丝诧异,随即又恢复平静:"你知道的不少。是谁告诉你这些的?"

我犹豫是否该提及灰袍老者,但考虑到他正是卜扁的随从,便决定隐瞒这一点:"在下近日多有异梦,又在古籍中见到相关记载,再加上请教了巫山神女,因此略知一二。"

"巫山神女?"卜扁微微挑眉,"你是说那位名为巫姒的楚国巫女?"

我点头承认。

卜扁沉思片刻,似乎在权衡什么:"宓小友,我且问你,自从得到此玉,除了异梦外,可有其他异状?比如,身体不适,思绪混乱,或者...听到些奇怪的声音?"

这问题直指核心,让我不得不重新评估卜扁的知识范围。他似乎对这类现象相当了解,这既令我警惕,又让我看到了获取更多信息的可能。

"确实有些异状。"我谨慎地承认,"常感腰间玉物发热,有时似有微弱震动,且梦中所见越发清晰,如身临其境。"

卜扁的表情越发严肃:"你梦见了什么?可否详述?"

我简要描述了几次重要的梦境,包括水下的巨物、荒原上的石柱、黑色金字塔,以及那七个模糊的身影。每说一项,卜扁的脸色就暗沉一分,到最后,他的表情已近乎凝重如铁。

"你知道自己的处境有多危险吗?"卜扁低声道,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,"这枚玉不仅是'前世'文明的遗物,更是七把'钥匙'之一,能够开启或封闭古老的封印。而那些梦..."

他停顿片刻,似乎在斟酌用词:"那些不是普通的梦,而是'祂们'在尝试通过你的意识进入这个世界。每一次梦境,都是一次微小的门户开启,让'祂们'的影响渗透进来。"

这解释与巫姒所言基本吻合,但卜扁对此事的了解似乎更为系统和深入。

"那我该如何应对?"我问道,"巫姒说我被选为'记录者',有责任记录这一切。"

"记录者?"卜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,"这身份既是荣耀,也是诅咒。历史上每一位记录者,最终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"

他将古玉小心地裹好,郑重地交还给我:"如果你想活命,最好的办法是立刻埋葬这块玉,远离一切与'祂们'有关的事物。但我猜你已经无法这样做了,对吗?"

我沉默片刻,然后坦诚地摇头:"自从接触这玉,我便感到某种联系已经建立。且那些梦境和启示,让我无法视而不见。若真有大变将至,我宁愿见证记录,哪怕有危险。"

卜扁深深地看着我,眼中既有赞赏,也有怜悯:"勇气可嘉,但你可能低估了风险。那七位存在,不属于我们的世界,祂们的思维、目的、存在方式,都超出人类理解。仅仅是知晓祂们的真相,就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心智。"

"那为何您似乎对祂们知之甚详,却能保持理性?"我问出心中疑惑。

卜扁苦笑:"因为我只知其表,不知其里。我的导师,以及他的导师,世代研究这些存在,却只敢触及表面的知识。而且..."

他压低声音:"我们采取了特殊的防护措施。你看到的那位灰袍老者,是我们'观星阁'的守护者之一,负责保护研究者的心智不受污染。你能与他接触,说明你确实有特殊的天赋。"

观星阁!这个名称让我心头一震。我曾在古籍中看到过只言片语,据说是专门研究天象异变和古老预言的秘密组织。

"您与那位灰袍长者是一个组织的?"我试探性地问。

"他是我的护卫,也是我的导师。"卜扁点头,"观星阁存在的目的,正是监测和研究那些古老存在的动向,尽可能延缓祂们的苏醒。"

"那么您此行来楚..."

"正是因为察觉到东方水域的异常。"卜扁接过我的话,"天象显示,七处封印中,东方水域的封印最为松动。我们怀疑,'水渊之灵'可能是第一个苏醒的。"

这与我的梦境吻合,也与巫姒所言相符。东海异象,水中眼睛,褚老的离奇死亡...一切都指向水中的那个存在。

"不仅如此。"卜扁继续道,"观星阁的占卜显示,齐楚两国之间可能爆发冲突,这冲突的背后,是两个古老存在的较量。"

"哪两个?"我忍不住问道。

"'水渊之灵'和'千面之主'。"卜扁的回答令我想起了澹台子义的自我介绍,"前者潜藏于东海,后者则擅长通过人类传播影响。我怀疑,楚国和齐国的某些高层人物,可能已经受到了它们的影响。"

我想起巫姒对澹台子义的警告,又想起档案书中褚老的异常死亡,以及那些闲话中提到的齐楚之间的紧张关系。一切似乎都有了新的解释。

"卜先生,若真如您所言,那这场冲突..."

"将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,更是两个超越人类理解的存在之间的博弈。"卜扁的语气变得凝重,"而人类只是祂们的棋子和工具。"

这个认知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。我们自以为是历史的主角,却可能只是更大棋局中的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。

"那该如何应对?"我问道,"有办法阻止这场冲突吗?"

卜扁苦笑:"这正是我此行的目的之一。我希望通过向楚王展示天象预兆,劝阻可能的军事行动。但困难在于,那些受到影响的人,往往会将'祂们'的意志误认为是自己的想法,并为之辩护。"

他直视我的眼睛:"宓小友,你作为记录者,拥有一定的抵抗能力,这是难能可贵的天赋。但正因如此,你也会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。"

"各方势力?"

"观星阁只是众多关注这些存在的组织之一。"卜扁解释道,"有些组织希望防止祂们苏醒,有些则希望加速这个过程,还有些则试图利用祂们的力量为己所用。你提到的巫山神女,她的立场是什么?"

我回想与巫姒的交谈:"她自称是封印的守护者,但也暗示与被封印的存在有某种联系。"

"果然如此。"卜扁若有所思,"守护者与被守护者之间,往往会建立特殊的联系。这种联系是双向的,既可以帮助守护,也可能导致同化。你要小心,她的忠告可能有价值,但她本身也可能是危险的。"

我点头表示理解,同时心中暗自梳理着各方势力的关系。观星阁、巫山神女、澹台子义所代表的神秘组织、档案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知情者...这场暗流涌动的博弈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。

"卜先生,您认为我应该如何行动?"我诚恳地请教。

卜扁沉思片刻:"继续记录你的梦境和所见所闻,这是记录者的责任。但要保持警惕,不要轻信任何人,包括我。"

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袋:"这里有一些特殊的香料和符印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你的心智免受侵扰。每晚睡前点燃一小撮,可以减轻梦境的冲击。"

我接过布袋,感激地说:"多谢卜先生指点。"

"不必言谢。"卜扁摆手,"我这么做,不仅是为了你的安全,也是为了获取更多信息。作为记录者,你能接触到的内容可能超出我们的研究范围。"

他站起身,表示谈话接近尾声:"三日后,我将在王宫向楚王呈报天象观测结果。如无意外,你所在的档案署会派人记录。我已安排让你作为记录者参与。到时我们可能会有更深入的交流。"

我惊讶于他的安排,但也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:"一定准时赴约。"

"记住,无论发生什么,保持你的意志清醒。"卜扁最后叮嘱道,"那枚玉既是联系的媒介,也是保护的屏障。学会控制它,而不是被它控制。这是你在接下来的混乱中生存的关键。"

这句话与巫姒的忠告如出一辙,让我不由得更加重视。

与卜扁分别后,我没有立即返回寓所,而是找了一处僻静的茶肆,整理今日所获的信息。卜扁提供的视角与巫姒有所不同,却又在某些关键点上惊人地一致。他们都警告我古玉的双重性质,都提到了即将到来的变局,也都强调了我作为记录者的特殊地位。

最令我在意的是卜扁提到的齐楚冲突。如果真如他所言,这场冲突背后是两个古老存在的博弈,那么作为小吏的我该如何自处?我的职责是忠于楚国,但如果楚国的决策已经受到某种存在的影响,那忠诚的意义又在哪里?

夕阳西沉,我离开茶肆,决定返回寓所继续研读巫姒给我的资料。途经一处僻静的小巷时,我突然感到腰间的古玉剧烈震动,几乎是同时,一个人影从暗处闪出,拦住我的去路。

"宓叔,你与卜扁谈了些什么?"来人正是澹台子义,他的面容在暮色中显得尤为阴沉。

我警惕地后退一步:"公务而已,与澹台兄何干?"

"少装糊涂。"澹台子义冷笑,"卜扁是观星阁的人,他们与我们是对立的。他必然已经给你灌输了许多偏见。"

"你们?"我试探性地问,"澹台兄代表何方?"

"我代表真相与自由。"澹台子义傲然道,"观星阁那些人,只想维持表面的平静,阻止必然的变革。他们不明白,新时代的到来是无法阻挡的,而且对人类而言,这未必是坏事。"

他的言论印证了卜扁的猜测,让我越发警惕:"何谓新时代?"

"当沉睡者苏醒,世界将迎来巨变。"澹台子义的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,"那些存在拥有超越想象的知识和力量,祂们可以重塑这个世界,消除战争、疾病和贫困。而我们,作为先行者,将获得特殊的地位。"

这番言论让我心中发冷。他似乎将那些存在视为某种拯救者或神明,这与我梦中所感受到的恐怖感截然不同。

"宓叔,你是记录者,注定会在这场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。"澹台子义继续道,"与其被卜扁那样的守旧者利用,不如加入我们,共同迎接新世界的到来。"

我不动声色地将手按在腰间的古玉上,感受着它的温度:"澹台兄的邀请我会认真考虑。但在此之前,我需要更多时间了解各方立场。"

澹台子义盯着我看了片刻,似乎在判断我的真实想法:"三日后,褚老的继任者将宣布上任,新任管事已经选定,正是我。"

这个消息让我感到一阵寒意。澹台子义掌控档案署,意味着他将获得更多权力和资源,也意味着我的处境将更加危险。

"恭喜澹台兄高升。"我强作镇定地说。

"届时我会安排你协助整理一批特殊的古籍。"澹台子义意味深长地说,"那些资料中可能藏有你需要的答案。当然,前提是你做出正确的选择。"

说完,他转身消失在暮色中,留下我一人站在寂静的小巷里,心中充满疑虑和不安。

回到寓所,我立即点燃了卜扁给我的香料,一股清新而略带苦涩的气息弥漫开来。我感到心绪渐渐平静,思维变得异常清晰。

今日的两次对话,一次与卜扁,一次与澹台子义,让我对即将面临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这不仅是关于神秘存在的苏醒,也是关于人类社会内部的分裂和对立。有人视那些存在为威胁,有人视之为机遇;有人试图阻止变革,有人则期待巨变。

而我,一个偶然卷入其中的小吏,却因为那枚古玉和"记录者"的身份,成为了各方争夺的对象。

我取出巫姒给我的资料和卜扁赠送的符印,仔细比对。两者在某些符号和理论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,这或许意味着它们源自同一种古老的知识体系。

整理完毕,我躺在床上,静待梦境降临。不知是香料的功效,还是今日信息过载的缘故,这一夜我没有做任何梦,只有一片宁静的黑暗。

然而,在这片黑暗的最深处,我仿佛听到了一个若有若无的声音,它不断重复着同一句话:

"选择正确的一方...但谁是正确的?"

这个问题如同一滴墨汁落入清水,在我的意识中不断扩散,最终融入梦境的黑暗,留下一个无解的迷题。

更新时间:2025-03-14 09:18:38

鄂ICP备2024085974号-10

本站所有内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权。版权声明 - 投稿声明 - 自审制度 - 免责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