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开铁山城后,我们迅速向南行进,避开官道,选择人迹罕至的山路和林间小径。这样的旅程虽然辛苦,但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开可能的追踪。连续数日的穿行让我们精疲力竭,但也成功甩开了可能的追兵。
第六天清晨,我们抵达了一个名为"青水镇"的小地方。这里已经是赵国的腹地,距离赵国首都邯郸只有一天路程。考虑到我们的状态和物资都需要补充,我们决定冒险前往邯郸城,在那里休整一段时间,同时收集更多关于东行路线的信息。
韩明的情况已经稳定,不再受到"黄衣之君"力量的干扰,但他仍然心有余悸,决定不再与我们同行,而是在青水镇安顿下来。我们为他准备了足够的盘缠,并承诺一旦事情告一段落,会回来寻找他。
"保重,朋友们。"分别时,韩明真诚地说,"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命。我会在这里静待消息,也会留意任何关于'黄衣会'和'碧海盟'的风声。"
第七天中午,我们抵达了邯郸城。这座赵国的都城雄伟壮观,城墙高大厚实,街道宽阔整齐,处处体现着这个军事强国的威严与实力。然而,城中气氛有些异常——街上行人罕见,店铺多数关门,偶尔可见成群的士兵巡逻,神情肃穆。
"城中似乎有事发生。"卜扁敏锐地观察道,"看这气氛,不像是庆典,反而像是戒严。"
打听之下,我们得知赵王最近病重,朝中大臣分成两派,暗中争夺权力。一派主战,想要趁燕国内乱之际北上扩张;另一派则主和,认为应当先解决内部问题,稳固国力。这种紧张局势导致整个邯郸城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。
"这对我们来说反而是好事。"我低声对同伴们说,"城中人们的注意力都在政治斗争上,对外来者的警惕会相对降低。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休整几天,补充物资,然后继续东行。"
我们在城南找了一家名为"醉仙楼"的客栈住下。这家客栈位置偏僻,客人稀少,正符合我们低调行事的需要。安顿下来后,卜扁负责打探城中消息和东行路线的信息,巫姒则寻找一些特殊的药材和符水材料,我则留在客栈整理这段时间的经历和收获,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线索。
下午时分,天色突然阴沉下来,乌云密布,仿佛墨汁泼洒在天幕上。不久,豆大的雨点开始砸落,很快演变成瓢泼大雨。雨水如注,街道顷刻间变成了小溪,屋檐下的积水形成一道道水帘。雷声隆隆,闪电不时划破天空,为这座紧张的城市增添了几分不安的气氛。
我站在客栈二楼的窗前,望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。雨水冲刷着街道,将尘埃和杂物卷入排水沟,仿佛要洗净这座城市积累的所有秘密和罪孽。不知为何,这场雨给我一种奇怪的感觉,似乎不仅仅是自然现象,而是某种预兆或警示。
正当我出神之际,一个奇怪的景象吸引了我的注意——在对面的屋顶上,一个身着青灰色长袍的人正站在雨中,一动不动,仿佛雕塑一般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尽管暴雨如注,那人却似乎丝毫不受雨水侵扰,身上的长袍依然干爽,没有任何被淋湿的迹象。
那人突然转头,直视我所在的窗户,尽管相隔数十步远,我却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目光,锐利如刀,仿佛能够穿透一切阻碍,直指我的内心。
我下意识地后退一步,腰间的古玉微微发热。就在这短暂的一瞬,窗外一道闪电划过,电光照亮了整个街道。等我再次望向那个屋顶时,神秘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,仿佛从未出现过。
这个诡异的经历让我警觉起来。那人是谁?为何能在暴雨中保持干爽?他是否在监视我们?种种疑问在脑海中盘旋,但没有答案。
暴雨一直持续到傍晚,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。卜扁和巫姒也因为雨势太大而提前返回客栈。我将屋顶上的神秘人告诉了他们,三人决定加强警惕,轮流守夜。
"这种能在雨中保持干爽的能力,听起来像是某种水系奇术的应用。"巫姒分析道,"但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掌控,绝非普通修习者所能及。"
"会是'碧海盟'的人吗?"我担忧地问。
"不排除这种可能。"卜扁皱眉,"但也可能是其他与水有关的组织或个人。这个世界上,了解和研究'前世'文明的不只有'碧海盟'和观星阁。"
夜幕完全降临后,雨势稍有减弱,但依然绵绵不绝。街上已经没有行人,只有偶尔经过的巡逻士兵,打着油纸伞,行色匆匆。
我们在客栈的小厅中用晚餐,这时,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。店家前去开门,一个浑身湿透的青年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,身后似乎有人追赶。
"救命!有人要杀我!"青年惊恐地喊道,声音中充满了绝望。
客栈里的几名食客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到,纷纷起身后退。只有我们三人保持镇定,迅速观察局势。
青年约莫二十出头,身着普通的布衣,但言谈举止透露出一种书生气质。他的右臂受了伤,鲜血浸透了衣袖,脸色因失血和恐惧而显得苍白。
店家有些慌乱:"这位客官,我们小店不便卷入纠纷..."
话音未落,店外已经出现了三个黑衣人,全身被雨水浸透,但眼神冰冷如刀。他们站在门口,目光锁定那个受伤的青年,没有立即行动,但明显在等待时机。
"将那个人交给我们,各位就当没看到任何事。"为首的黑衣人冷冷地说,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胁。
店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。其他食客和店家都露出恐惧的神色,显然不愿卷入这种危险的冲突。那个受伤的青年绝望地环顾四周,目光最终落在我们身上,仿佛看到了最后的希望。
我们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,无需言语就达成了共识。虽然不清楚这个青年的身份和处境,但看到有人被追杀,我们不能袖手旁观。
"这位兄台看起来需要帮助。"我站起身,走到青年身边,声音平静但充满威严,"不知几位为何追他?"
"与你无关。"黑衣人冷笑一声,"识相的话,立刻让开。"
"恐怕我做不到。"我依然保持着表面的平静,但已经将手放在剑柄上,随时准备拔剑,"在没有了解清楚情况前,我不能眼看无辜之人被伤害。"
卜扁和巫姒也站了起来,分别站在我的两侧,形成一道人墙,挡在青年和黑衣人之间。虽然没有明显的威胁动作,但我们的态度已经很明确——这个青年,我们保定了。
黑衣人显然没有预料到会有人插手,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,似乎在评估局势。就在我们以为会爆发冲突时,一个平静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从门外传来:
"在这样的雨夜对人穷追不舍,诸位未免太过无情了吧?"
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迈步走入客栈。他身着青灰色长袍,头发略显花白,面容沧桑但双眼炯炯有神。最令人惊讶的是,尽管外面雨势正盛,他却看起来完全干爽,没有一丝被雨水沾湿的痕迹。
正是我下午在屋顶上看到的那个神秘人!
他的出现让黑衣人明显紧张起来,甚至后退了半步。
"百里先生..."为首的黑衣人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敬畏,"此事与您无关,请勿干涉。"
"当我决定它与我有关时,它就有关了。"被称为"百里先生"的中年人淡淡地说,眼神中透出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,"现在,我建议你们离开,忘记今晚看到的一切。这是对你们的善意。"
黑衣人面面相觑,最终像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,对那个受伤的青年丢下一句"你逃不掉的",便转身消失在雨夜中。
客栈内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尴尬。其他食客纷纷找借口离开,店家也识趣地退到后厨,只剩下我们、受伤的青年和那位神秘的百里先生。
"多谢相救。"青年虚弱地说,对我们和百里先生鞠了一躬,然后因伤势和疲惫而摇晃了一下。
巫姒立刻上前扶住他:"先处理伤口吧,其他事情稍后再说。"
在巫姒的照料下,青年的伤势很快得到了控制。那是一道剑伤,虽然流血不少,但所幸没有伤及要害。整个过程中,百里先生一直站在一旁,静静地观察着我们,尤其是我,目光中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复杂情感——既像是在确认什么,又像是在怀念什么。
"你们不是普通人。"伤势处理完毕后,百里先生终于开口,声音平静但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,"尤其是你,年轻人,你身上有种很特别的气息。"
他的目光落在我的腰间,正是古玉所在的位置。我下意识地将手放在古玉上,感受到它微微的温热。
"您就是下午站在屋顶上的那个人。"我直接说道,"阁下是谁?为何要监视我们?"
"百里子明。"中年人自我介绍,没有回避我的问题,"至于为何注意你们,是因为我感知到了某种特殊的能量波动,一种与'前世'文明有关的波动。而这种波动,来自你腰间的那枚古玉。"
他的直接坦诚让我们都有些意外。在这几个月的旅程中,我们遇到过许多与古老秘密有关的人物,但像百里子明这样直接点明自己对"前世"文明的了解的,还是第一次。
"您对'前世'文明有研究?"卜扁谨慎地问。
百里子明微微一笑:"不仅仅是研究,年轻人。我与'前世'文明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。"
他的这句话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,但也增加了警惕。他究竟是什么人?与"前世"文明有着怎样的联系?是朋友还是敌人?这些问题在我心中迅速闪过。
"百里先生似乎知道许多我们想了解的事情。"我尝试着说,"如果方便的话,可否详细说说您与'前世'文明的联系?"
百里子明环顾四周,轻轻摇头:"不是在这里。这个小客栈虽然偏僻,但墙壁有耳,说太多反而不安全。"
他沉思片刻,然后提议:"如果你们真的想了解更多,不妨随我去一个地方。那里更加安全,也更适合谈论这些古老的秘密。"
我们相互对视,权衡着这个提议的风险与收益。跟随一个几乎不了解的神秘人前往未知地点,显然有相当大的风险;但如果他真的掌握着关于"前世"文明的重要信息,这个风险可能值得冒。
"附近水暂时能够保持干爽,是一种基于水元素亲和力的能力。"巫姒低声对我们说,"这种水系奇术的掌握程度,说明他确实可能与'水渊之灵'或者'前世'水系技术有某种联系。"
经过短暂商议,我们决定冒险一试,但保持高度警惕。那个被救的青年因伤势和疲惫,选择留在客栈休息,不与我们同行。
"无论你们从百里先生那里得知什么,请记得告诉我。"临别时,青年恳切地说,"我也在寻找一些与古老文明有关的答案。"
雨依然下个不停,但在百里子明的带领下,我们竟然完全不受雨水影响,仿佛周围有一个无形的屏障,将雨水隔绝在外。这种能力让我对他的身份更加好奇。
我们穿过几条曲折的小巷,来到邯郸城东的一处僻静院落。院落外表普通,但进入后才发现内部空间远比想象的广阔,建筑布局也极具匠心,处处体现着淡雅的审美和精巧的设计。
"这是我在邯郸的一处住所。"百里子明解释道,领我们进入一间宽敞的厅堂,"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,你们可以放心交谈。"
厅内陈设简洁,但每一件物品都透露出不凡的品质和年代感。最引人注目的是厅中央的一个水晶台,上面放置着一个奇特的装置——一个金属框架内悬浮着一滴永不落下的水滴,不断变换形状,却始终保持着某种平衡。
"这是'前世'文明的一件遗物,名为'悬水仪'。"百里子明介绍道,"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,也是一种测量水元素波动的仪器。当附近有强大的水系能量出现时,悬浮的水滴会随之变化。"
我们惊叹于这件奇妙的遗物,更加确信百里子明与"前世"文明确实有着非同寻常的联系。
"现在,可以告诉我们你与'前世'文明的关系了吗?"我直接问道。
百里子明沉默了片刻,似乎在思考如何开始这个复杂的话题。最终,他深吸一口气,缓缓道来:
"我是'前世'文明最后的守护者之一,也是为数不多还记得那个时代真相的人。"
这个开场白让我们都惊讶不已。如果他的话属实,那么眼前这个看似中年的男子,实际年龄可能已经超过了千年!
"这怎么可能?"卜扁下意识地问,"'前世'文明覆灭已有数千年之久,没有人能活那么长时间。"
"通常情况下确实如此。"百里子明点头,"但'前世'文明掌握着许多现今已经失传的技术和知识,其中包括一种被称为'时流延缓'的方法。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特殊的能量场,减缓人体内时间的流动速度,从而大幅延长寿命。"
他轻触自己的胸口,那里隐约可见一个和古玉类似的饰物:"这枚'时源石'是关键,它连接着一个特殊的能量场,让我能够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衰老。但代价是,我必须定期进入一种深度休眠状态,类似于冬眠,以恢复能量平衡。"
"所以你真的亲眼见证了'前世'文明的辉煌和衰落?"巫姒惊叹道。
"不完全是。"百里子明摇头,"我出生在文明末期,那时大部分辉煌已经消逝,世界处于混乱和衰退的边缘。我的记忆中只有衰落的景象,以及长辈们对往昔辉煌的回忆和记录。"
他走向一处书架,取出一个古旧的木匣,小心翼翼地打开,从中取出一块薄如蝉翼的晶片:"这是'记忆晶','前世'文明用它来储存信息和记忆。通过特定的装置,可以将其中的内容以影像的方式显现出来。"
他将晶片放入一个台座,轻轻注入一丝能量。刹那间,整个房间的灯光暗了下来,空中浮现出一幅幅震撼的景象——高耸入云的晶体塔楼;漂浮在空中的岛屿;穿行于蓝天的奇异飞行器;身着流光溢彩衣物的人们在广场上欢聚;巨大的水晶穹顶下,学者们围绕着复杂的装置研究讨论...
这些影像与我梦中所见的片段极为相似,但更加清晰和完整,证实了那些并非单纯的幻象,而是某种沉睡在血脉中的古老记忆。
"这就是'前世'文明的全盛时期。"百里子明解释道,"一个掌握了元素能量、心灵力量和自然规律的高度发达文明。人们生活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中,几乎没有疾病和饥荒,寿命是现在的数倍。科技和魔法的界限变得模糊,人们能够通过意念控制装置,通过特殊的仪式影响现实。"
影像继续变化,展示了七个模糊的巨大身影从天而降,周围的人类跪拜致敬的场景。
"七位先天神祇的降临,是'前世'文明历史的转折点。"百里子明的声音变得沉重,"最初,他们被视为神明,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知识和力量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人们发现这些存在的本质与想象中大相径庭。"
"他们的本质是什么?"我急切地问,这正是我们一直试图了解的关键问题。
"他们并非神明,而是来自另一个次元的高级存在。"百里子明解释,"在他们的次元中,思想即现实,意念能直接影响物质世界。但当他们进入我们的次元后,这种能力受到了限制,需要通过影响人类的认知和信仰来间接改变现实。"
影像再次转变,显示了七位先天神祇力量失控导致的灾难场景——城市被洪水淹没,大地开裂,天空变色,人们四散逃亡。
"起初,神祇与人类的关系是互利的——人类获得了新知识和力量,神祇则获得了在这个次元行动的载体和能源。但随着神祇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加深,他们开始重塑现实,使其更接近他们原本的次元。这导致自然规律混乱,灾难频发,文明摇摇欲坠。"
"然后七位智者创造了封印系统?"我问道,回想起在燕国王陵看到的壁画。
"正是如此。"百里子明点头,"七位最杰出的学者研究了先天神祇的本质和弱点,创造了一个巧妙的封印系统。他们利用这个世界的自然规律,设计了七处特殊的封印点,对应七位神祇的不同属性。每处封印都需要一枚特殊的钥匙来激活和控制,而这些钥匙,就是你腰间的那种古玉。"
影像变成了七个人类形象站在七个不同的位置,手持古玉,一道道光芒从他们身上射出,连接并约束那七个巨大的身影。
"封印并非一成不变的。"百里子明继续解释,"它们会随着时间和宇宙大周期的变化而自然松动。设计者知道完全阻止神祇的回归是不可能的,所以封印的真正目的是控制这个过程的速度和方式,确保它符合自然规律,不会导致灾难性后果。"
"这与我们从其他线索中得知的结论相符。"卜扁若有所思地说,"那么,七位先天神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?他们是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,还是各自独立的存在?"
"这是个复杂的问题。"百里子明思索片刻,"他们既是独立的个体,拥有各自的意识和目标,又通过某种高维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系统,相互影响。比如,'水渊之灵'和'黄衣之君'在本质上是对立的——一个代表物质和流动,一个代表思维和固化;但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,缺一不可。"
这个解释让我想起了雪凝公主的话——"水"和"天"是整个封印系统中最关键的两个点,它们的平衡构成了系统的稳定核心。
"那些被打上'水眼'印记的人,与'水渊之灵'是什么关系?"我问道,想起在铁山城遇到的那些刺客。
"'水眼'印记是一种直接连接。"百里子明神色凝重,"被打上此印的人称为'水渊之灵'在物质世界的延伸,能够接收到它的部分力量和意志。通常情况下,这需要一个中介者——一个能够直接与'水渊之灵'沟通的存在,比如'水使'。"
"'水使'到底是什么人?"
"'水使'并非特定的个体,而是一个职位或称号,代表着'水渊之灵'在人间的首席代言人。"百里子明解释,"在'前世'文明时期,这个职位由最杰出的水系学者担任,负责研究和调控水元素的力量。但在文明衰落后,这个职位变成了一种神秘传承,由'水渊之灵'直接选择的人担任。"
"您认识现任的'水使'吗?"
百里子明的表情变得微妙:"我有一些线索,但不能确定。'水使'通常隐藏在普通人之中,很少公开身份。不过,观海台是'水'封印的核心,'水使'很可能正在那里或其附近活动。"
他突然停下来,转向我,目光炯炯:"现在,年轻人,该你告诉我一些事情了。你是如何获得那枚'水'之钥的?它选择了你,还是你偶然得到了它?"
我犹豫片刻,决定坦诚相告。于是,我将从楚国太学逃离,到获得古玉,再到一路的经历和发现,都简要地告诉了百里子明。在谈及鬼谷术士的梦境教导和古玉激活时,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了然。
"看来你确实与'水'之钥有血脉联系。"他若有所思地说,"七位智者在创造钥匙时,将部分灵魂和意志注入其中,使得钥匙能够'认主',只有特定血脉的人才能真正激活其力量。你很可能是那位创造'水'之钥的智者的后裔。"
这个确认让我心中一震,虽然之前已有猜测,但从一个亲历"前世"文明的人口中听到确认,感受完全不同。
"那么,我应该如何使用这枚钥匙?在观海台,我该做什么?"这是我最迫切想知道的问题。
百里子明走到窗前,望着外面持续不断的雨幕,沉思片刻后说:"钥匙的使用方法因封印点而异。对于'水'封印,关键在于找到观海台中心的'水心池',将钥匙浸入池中,同时通过特定的意念和咒语与封印建立联系。"
他转身面对我们,神情变得严肃:"但最重要的是你的意志和选择。封印系统最核心的设计理念是平衡——既不阻止先天神祇的自然苏醒,也不加速这一过程。你需要找到自己的立场,决定如何面对'水渊之灵'的影响。"
"我的选择会有什么后果?"
"如果选择加固封印,可能会延缓'水渊之灵'的苏醒,但也可能导致其他封印的失衡;如果选择松动封印,会加速苏醒进程,但如果控制得当,可以引导这个过程沿着较为平稳的路径发展。"百里子明解释,"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,这取决于你对世界走向的判断和愿景。"
他的话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指引,反而增加了我的思考负担。但我也明白,在这样的大事面前,没有简单的对错,只有复杂的权衡和选择。
谈话持续到深夜,百里子明慷慨地分享了许多关于"前世"文明的知识和见解,解答了我们积累的大量疑问。最后,他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前往东海的建议和注意事项。
"邯郸城现在不太安全。"临别时,百里子明告诫我们,"赵王病重导致的权力真空已经引起了各方势力的觊觎。我建议你们尽快离开,取道赵国南部,避开主要城市和官道。"
我们感谢他的指点和慷慨分享,正准备告辞,百里子明突然叫住我:"宓叔,还有一件事你应该知道。"
他深吸一口气,神情变得异常严肃:"七位智者创造封印系统时,曾留下一个预言——当大周期转换时,七位持钥者将再次聚首,面临一个关键的选择:是重铸封印,继续延缓神祇的完全回归;还是解除封印,迎接一个全新的纪元。而这个选择的关键,就在于'水'和'天'两位持钥者的决定。"
"雪凝公主..."我下意识地低语。
"她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,受'黄衣之君'的影响,选择了加速封印的松动。"百里子明点头,"现在,关键在于你的决定,是对抗她的选择,还是寻找一条中间道路。"
他的这番话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。不仅是"水"封印的命运,甚至可能是整个世界的未来走向,都将受到我的选择影响。
走出百里子明的院落,雨依然下个不停,但他的能力保护我们不被淋湿的范围只到院门。一踏出门槛,冰冷的雨水立刻打在脸上,带来一阵清醒的凉意。
"你相信他说的话吗?"巫姒问道,声音几乎被雨声淹没。
"大部分应该可信。"我回答,"他对'前世'文明的描述与我们从其他渠道得知的信息大体吻合,而且更加详细。但我仍然保留一些谨慎,毕竟我们对他知之甚少。"
"那个预言..."卜扁若有所思,"七位持钥者再次聚首,这意味着其他五枚钥匙的持有者也会浮出水面。情况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。"
我们默默地走在雨中,各自思考着今晚获得的信息和即将面临的挑战。邯郸的夜雨连绵不绝,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变局奏响前奏。
回到客栈,那个被我们救下的青年已经离开,只留下一张纸条表示感谢,并言明他会继续自己的寻找。对此我们也没太在意,当前最重要的是尽快离开邯郸,继续前往东海的旅程。
那晚,我又做了一个梦。梦中,我站在一座高耸的水晶塔顶,俯瞰着整个"前世"文明的壮丽景象。天空中飘浮着无数发光的水滴,每一滴都包含着某种信息或记忆。远处,七道不同颜色的光柱从地面直冲云霄,其中最明亮的是一道蓝色光柱,仿佛是整个世界的支柱。
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,既熟悉又陌生:"选择并非非此即彼,持钥者。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平衡的路径,让变化按照自然的节奏发展,既不过分阻碍,也不盲目加速。"
我回头想看清说话者,却只捕捉到一个模糊的身影,轮廓与我自己有几分相似,却又年长许多,目光中透着经历了时间考验的智慧和慈爱。
"你是..."我刚想问,梦境就开始崩塌,那个身影微笑着说了一句"信任你的直觉,因为它连接着古老的智慧",然后消失在光芒中。
醒来时,窗外的雨已经停止,天边泛起鱼肚白,新的一天即将开始。我摸了摸腰间的古玉,感受着它传来的温暖。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和挑战,至少我比昨天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了。
在邯郸城的这场暴雨中,我们不仅遇到了神秘的百里子明,也收获了关于"前世"文明的珍贵信息。更重要的是,我开始隐约理解,作为"水"之钥的持有者,我的选择与责任究竟意味着什么。
离开邯郸,前往东海的旅程即将继续。观海台等待着我们,而那里可能隐藏着更多的真相和挑战。
更新时间:2025-03-14 09:18:38